转载|新华社《瞭望》特稿报道智同科技:一条曲线背后的制造自由

2024年06月06日


转载|新华社《瞭望》特稿报道智同科技:一条曲线背后的制造自由

以下内容转载自《瞭望》2024年第23期特稿)


◇在RV减速机的齿轮传动中,上一级1微米大小误差传导到下一级齿轮上可能会放大数十倍,经过6个关节层层放大,最后误差可能被放大至几百倍
 
◇造出来的核心,是找到并固化工艺——将加工过程形成标准作业规范,保证每一位不懂得这条曲线的工人只要按工艺操作,就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
 
◇机器换人是小环境,科技自立自强是大潮流。当下,对每一个致力于自主创新的中国创造团队,都是黄金期

文 |《瞭望》新闻周刊记者  史湘洲 贾雯静


转载|新华社《瞭望》特稿报道智同科技:一条曲线背后的制造自由

技术人员在河北智昆科技厂区进行零件制造分析

(2022 年 10 月 17 日摄)智同科技供图

“我们的工作就是设计、制造好这条曲线。”

花费了北京智同精密传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(简称智同科技)和北京工业大学团队成千上万个日夜的这条“曲线”,是RV减速机摆线轮的外齿廓曲线,也是RV减速机的“核心线”,这些安装在关节处的减速机,决定了工业机器人的使用精度、寿命。

从2015年起,智同科技从头开始,正向设计,掌握了摆线轮的核心技术,实现了国产RV减速机的“制造自由”。

这一工业机器人中制造难度最大、成本最高的核心零部件,一度使RV减速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70%以上依赖进口,特别是高精度摆线齿轮设计和生产制造,是中国工业机器人生产“卡脖子”的卡点。

2022年底,国家相关部门负责人曾表示,从整个行业看,我国RV减速机已经不再受制于人。这正是近年来以智同科技为代表的我国许多制造企业,在RV减速机设计制造的各个环节正面攻坚,打破外国技术垄断地位的鲜明成果。

从追赶者逆向工程“步步受卡”,到如今正向研发全链条突破实现制造自由,就像工业机器人一样,中国制造在日积月累的突破中踏入无人区,变身为并跑者甚至领跑者。中国制造的思维模式、创新模式、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改变。


找到它


常用的工业机器人一般有6个关节,一个减速机带动一个关节运动,在RV减速机的齿轮传动中,上一级1微米大小误差传导到下一级齿轮上可能会放大数十倍,经过6个关节层层放大,最后误差可能被放大至几百倍,可谓牵一发动全身。

“设计的核心,是如何尽量减小误差,提高RV减速机的精度与寿命。”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张跃明说。

一台RV减速机包括大大小小二十几个零件:行星架盖、主轴承、滚针轴承、行星底座、摆线轮、针齿壳、偏心轴等。这些零部件中,有5到6个齿轮,起到降低电机速度和增加力矩的作用。第一级行星齿轮可实现小速比传动;第二级摆线轮可实现小体积、大速比传动,摆线轮外圈的形状决定了减速机的精度和寿命。

换言之,提高工业机器人的精度与寿命,核心在于设计好摆线轮的外齿廓,这个齿廓,就是“那条线”。

设计好这条线并非易事。难点在于理论设计的曲线是静态值,一旦RV减速机工作起来,齿轮实际受力变形各不相同,需要在设计环节预先把各种变形考虑在内,预判工作中的受力情况和变形量。

工业机器人的特点,是经常来回摆动,时快时慢,急加速急减速,运动方向不确定、运动速度不均匀。这种运动模式在其他机械运动中较为少见,和汽车轮胎那种均匀磨损不同,满足这种特殊运动方式需要特别的齿廓。

如果齿廓设计不准,工作中受力不均,齿轮磨损经过几百倍放大后,精度会受到较大影响。“此外,还要考虑材料热变形弹性变形、齿轮啮合原理、齿轮传动位移、运动角度等多个影响精度的要素,将这些要素转化为公式定量分析后,用数学方法找到最优解。”张跃明说。

RV减速机刚出厂时的初始精度一般要求误差在1弧分以内,即减速机转一圈,输出端的角度偏差应控制在1/60度以内。以往国内大多数相关企业基本能达到该要求,但使用寿命不足,用一段时间精度明显下降,比不上进口产品,企业不认可。

20世纪80年代,日本研制RV减速机,率先遇到这个问题并通过长时间实践摸索找到答案,满足了精度高、寿命长的要求,逐渐占领了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。当中国制造业进入“机器换人”阶段后,造出这条“曲线”,成为卡住中国企业脖子的核心技术。

早在10多年前,当知道国内工业机器人发展受到RV减速机制约时,潜心于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张跃明就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,但投资巨大、研究过程复杂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难题。

伴随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不断扩大,智同科技董事长陈绍龙找到张跃明,力邀与其共同创业。“从认识到对产品研发细节探讨,我们大概谈了一年时间,才决定一起研发试制。”陈绍龙说,2015年底,智同科技与北京工业大学正式开始合作。

在张跃明的带领下,团队7个人正向研发,开展RV减速机设计技术、零件误差分配理论、齿形修形技术、关键零部件制造工艺等大量研究,从确定传动比和输出转速,到选择齿轮材料和齿数、选择齿轮参数和轴的位置,再到绘制零部件图纸、组装图纸……每一个步骤,团队都从零起步,不断试错、纠错。

这条路很艰辛,常常没有灵感。“有一次去威海出差,夜晚在海边散步时,思考RV减速机的设计问题,吹着海风,问题突然就想通了。”张跃明回忆。

灵感的涌现,得益于张跃明日复一日往返于学校和工厂之间,坐得住冷板凳,对他而言,“最难忘的经历发生在2018年。”

这一年,团队完成了摆线轮理论初步设计。在试制阶段,精度要求未达预期,“那时,我们已经投入7000万元左右资金,研发失败将给智同科技和科研团队带来很大损失。”张跃明说。

团队不分昼夜泡在实验室,反复研究判断工业机器人的运动特点,不断调整材料、轴承的参数,修正实验室产品。经过反复的理论研究和计算,最终在一项运动参数中找到突破口。

2018年,原型样机下线,RV减速机中摆线轮上的精密“曲线”全部设计完成,通过正向设计,张跃明团队全面掌握了RV减速机的设计原理。

转载|新华社《瞭望》特稿报道智同科技:一条曲线背后的制造自由


造出来

如果说设计是0-1,1-10这第二道关,就是将这条曲线由图纸变为现实,造出来。其核心,是找到并固化工艺——将加工过程形成标准作业规范,保证每一位不懂得这条曲线的工人只要按工艺操作,就能生产出合格产品。

为保证成功,试制阶段制造团队选用最好的设备和材料,通过缜密细致的分析计算,不惜一切力求精度最高化。

由智同科技总经理向力军领衔的制造团队,根据张跃明团队的理论图纸开展工艺设计,包括选择设备、刀具、量检具等,自主设计、加工各种工装,确定加工顺序、制定加工和检验标准等。制造工序则大致分为下料、粗加工、半精加工、热处理和精加工五步。按此步骤,智同科技起初试制3个产品。

向力军介绍,为制造好这条曲线,工艺设计的关键是找到点、定准量。即找到各个工艺环节影响精度的控制点、确定各因素对精度的影响量。简单而言,就是工艺的各个环节都要找到一个平衡点。工艺的各参数不是越大越好,也不是越小越好,重点是控制好量。操作中,制造团队为了找准和控制好这些平衡点,需要考虑人员、机器、原料、方法、环境各个因素。

以夹紧为例,夹紧力越大,工艺系统刚性越好,但工件变形也会越大;夹紧力越小,工件变形越小,但工艺系统刚性会越差。具体多少能既保证工艺系统刚性又能减小变形,团队要反复尝试调整找到最优解。

再如环境温度的控制,向力军介绍,要对机床周围环境空间、机床、冷却液、工装夹具、量检具等温度从早到晚、从春到冬进行统计,判断每一项温度变化对产品精度的可能影响,找到变化规律和控制方法。

记者在2023年盛夏时节走入智同科技的生产车间,外面骄阳如火,而精加工车间一年四季始终保持20摄氏度恒温。

试制品造出后再检测复盘,改进工艺。

“2018年上半年第一代RV减速机试制品出厂后,我们对齿隙空程、传动误差、刚度等性能进行检测,寿命测试每天进行9000次,连续两个月,共检测50万次左右。”向力军说。

测试完成后,拆解RV减速机,分析研判磨损原因。若发现零件某个部位磨损严重超出预期,制造团队就要分析——是材料硬度不匹配,还是热处理工艺不合适?或者润滑油的种类、粘度、供油方式影响齿轮润滑效果?抑或是运动角度等参数选择考虑不全面?等等。

结合研判结果,理论、制造团队反复沟通,修改参数、工艺方式等。技术研发部经理张凯介绍,这个过程要反复迭代多次,直至找到磨损较大的核心原因,并在下一步工艺设计上修改调整并固定下来。

“这个过程很容易放弃,有时候实在坚持不下去,我们就暂时休息几天,情绪放松、心态调整好后,回过头来再继续。团队成员沮丧时,我们也相互鼓励。能把这件事做成,离不开整个团队的意志力。”向力军说。

最初,第一代试制品各项指标性能和日本的RV减速机相比存在差距,寿命为日本产品的80%左右。经过反复改进,2018年底,第二批RV减速机试制下线,各项性能指标通过检测。现在客户反馈,智同科技的产品品质与日本同类产品没有明显区别。


转载|新华社《瞭望》特稿报道智同科技:一条曲线背后的制造自由

转载|新华社《瞭望》特稿报道智同科技:一条曲线背后的制造自由


用得起


造得出还要价格合适,让客户用得起,这是批量生产阶段第三关考虑的主要问题——通过规模化生产降本增效。

批量生产核心有二,一是验证工艺设计能否满足一致性和稳定性要求。一致性指加工出来的零部件各项性能符合出厂标准;稳定性指在标准的加工条件下,能够保持稳定生产的能力。

更重要的是,验证工艺能否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攻克成本关。向力军说:“前期试制用最好的机床、材料,成本较高,是理论验证性的。批量生产阶段,要对工艺重新评估设计,综合考虑产品质量和成本,选择更合适、更高效率的机床、工装、刀具、工艺、检测方法等。”

“摆线轮的制造精度要控制在4微米以内,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/20~1/15。为达到这么高的制造精度,最后一道工序中必须用到磨齿工艺。”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纪姝婷说,高精度摆线齿轮展成磨齿机国产化的难点,就在于机床的刀具设计,过去,国内相关企业没有独立设计该刀具的能力。

刀具齿形的设计需要依托摆线齿轮的齿形,同时需要考虑加工工艺中各个加工参数的相互影响。影响刀具精度的因素很多,其中哪个因素影响什么,怎么调整是关键,需要反复计算与验证。

“我们要考虑的包括刀具的材料、刀具的成形工艺、刀具的装卡方法,还有机床加工时的中心距、刀具的倾角、刀具的压力角、加工温度……”纪姝婷说,更复杂的情况是,在加工过程中,切削刀刃由于磨损,直径会由大变小,这需要我们把直径变化范围、单位时间变化量等各种动态因素都考虑在内,确保刀具能够在由大到小的使用范围内,始终保证摆线齿轮的加工精度。

基于类似的考量,团队反复修正各参数,最终敲定了一套合理的设计参数与加工工艺,以保障摆线齿轮磨齿机高精度、高效率地加工。

参数排列组合方式众多,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每一项参数逐一验证调整,能保证成功吗?

对于这个疑惑,纪姝婷表示,一般情况下,通过理论知识能够判断各个参数的大致范围,即便试制精度不达预期,也对哪里出了问题有大致的方向,这也是我们需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的原因。“科研工作不可能一次性成功,这种重复性的工作是我们的常态。”

此前,摆线轮的生产长期依赖于国外机床,应用于这种机床的加工刀具设计方法也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,机床价格昂贵,刀具供货周期长,每把刀具还要收取高额设计费。

2023年底,纪姝婷团队成功研制出加工高精度摆线齿轮的刀具,并依托国产机床,设计出独有的高精度摆线齿轮加工工艺。将高精密摆线齿轮的生产成本降低至原来的1/3,生产效率提高2~3倍。目前,智同科技已经将该项技术投入工厂应用。

“过去我们很多装备生产线从国外进口,很多时候改进产品需要外方允许和配合。而智同科技RV减速机生产线从零开始一步步探索过关,对每一个环节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,可以根据不同需求,随时对加工工艺、加工路线进行个性化改造,把制造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。”向力军说。

工艺基本固定、机床国产化后,智同科技新产品接连下线。截至目前,公司共有40余种产品型号,既有小巧的6公斤机器人用减速机,也有500公斤重载机器人用RV减速机,形成标准化、定制化产品矩阵,实现了标准化产品的进口替代,填补了定制化产品的空白。

自主设计、正向研发,是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跨越。全流程掌握技术工艺,才能释放出设计自由,实现制造自由,彻底摆脱“卡脖子”忧虑。



时候到了


制造业创新艰辛而枯燥,是一个很容易放弃的过程,需要一个团队聚力向前。与智同科技各环节多位负责人的对话中,这是他们的共同感慨。

这条曲线的背后,是一个资深制造团队的聚合——以张跃明为代表的设计人才,以向力军为代表的制造人才,以陈绍龙为代表的企业家,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,一群人,面对一件事,同心合力,不断前行。

张跃明在国产RV减速机领域的突破,是他三十多年科研工作的成果之一。1997年,张跃明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系博士毕业,长期从事齿轮啮合原理、机构运动学及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理论研究工作。

在他看来,除了前期的深厚积累和经验沉淀,始终坚守在实践一线,不断探索和创新,是他取得这些成绩的关键。从副教授到评上教授职称,张跃明用了整整20年。20年间,张跃明几乎用90%的时间投身设计制造,把工厂当做自己的第二个家。

“实现制造业源头突破和创新,仅有理论支撑不够,‘泡在工厂里’的精神也很重要,理论和实际深度交互是实现技术突破的关键。”张跃明说,中国不乏精通齿轮啮合原理的学者,然而,具备丰富工厂实践经验的专家却相对稀缺。

纪姝婷作为张跃明的学生,自2010年起参与研制数控加工中心自动换刀装置等工作,浸淫机械传动、机构学及齿轮啮合领域十余年。她能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实现刀具国产化,同样在于既做白领又做蓝领。她说:“学生期间,我不仅有充足的时间研究齿轮啮合理论,而且有机会走进企业,看到企业需求,接触市场前沿,把理论和产业紧密结合。”

向力军反复强调的关键词是“积累”。2017年到智同科技之前,向力军从事机床精密零部件加工20余年,“机床主轴、电主轴精度要求非常高,这一段经历使我积累了精密加工经验。到智同科技后,即使制作的零部件不同,但理论依据、工艺原理、误差分析等是共通的。”向力军说。

深耕是制造业人才的共性特点。中国在70余年工业化进程中积累了丰厚的人才队伍,他们长期训练的逻辑思维能力、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、制造经验,在不同制造领域横向迁移,不断发挥出创新能量。

能够把张跃明、向力军等人才聚集在一起,离不开智同科技董事长陈绍龙。2013年前后,互联网成为投资的重要风口,陈绍龙认为,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,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、保障国家安全意义重大。

秉承该理念,即使机械制造回报周期长,陈绍龙也未曾放弃,每年都拿出一定资金保证项目持续推进,自2015年以来,智同科技8年中累计投入8亿元。他坚信一年不行两年,两年不行三年,三年不行五年……这样一定能做成。

“专精特新企业需要掌握核心技术,在领域内拥有可持续的研发能力,只有这样才有信心不断投入、不断克服更多正向研发的困难。”陈绍龙说。

有骨气、有志气、有底气,有远见、有投入、有团队,创新突破只在于时间早晚。而这样的人和,被天时、地利放大。

多年来,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安装量整体呈上升趋势。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数据显示,2022年,全球工业机器人的装机量为55.31万台,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29.03万台,占全球比重超50%,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。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(GGII)最新统计数据,我国国产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持续快速增长,2023年达到16万台以上,从销量口径上首次实现对外资品牌的反超。

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。过去,中国制造呈现追赶姿态,那时,逆向工程及技术引进能够提高创新效率,是阶段性的合理选择。但随着中国向强国目标挺进,逐渐在各领域步入无人区。在这里,很多答案无可传授,正向研发成为制造业的必然选择,中国正迈入一个加速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新阶段。

在这一进程中,智同科技团队凭借其对基础研究的重视、对原始创新的突破,以及在实现制造自由方面的努力,与其他致力于攻关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的团队一道,共同迎来了一个爆发性的发展机遇。

就在同一时间段,中国的秦川高精传动、巨轮智能、埃夫特、环动科技、恒工精密等多家企业实现了工业机器人领域相关核心技术突破,这不是巧合。

机器换人是小环境,科技自立自强是大潮流。当下,对每一个致力于自主创新的中国创造团队,都是黄金期。


END


上一篇
下一篇